七十二景,康熙和乾隆提名的“七十二景”,分别位于哪里?

七十二景,康熙和乾隆提名的“七十二景”,分别位于哪里?

曲水荷香 、风泉清听 、濠濮间想 、天宇咸畅 、暖流暄波 、泉源石壁、 青枫绿屿、 莺啭乔木 、香远益清、 金莲映日 、远近泉声 、云帆月舫、 芳渚临流、 云容水态、 澄泉绕石 、澄波叠翠、 石矶观鱼 、镜水云岑、 双湖夹镜 、长虹饮练、 甫田丛樾、 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 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

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 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

扩展资料:

主要景点:

1、松鹤斋

松鹤斋在避暑山庄正殿东侧,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清圣宪皇太后(乾隆母)和嫔妃居此。

清高宗于乾隆十四年(1749) 为皇太后建松鹤景区供其居住,共有院落八进,共建殿堂一百六十二间。大门五间、二门三间。二门内有前殿七间,即为松鹤斋。

清高宗将此处题为三十六景之第三景, 嘉庆十一年(1806) 改名为含辉堂。堂北为绥成殿,面阔七间,单檐歇山卷棚顶,前后有廊。

乾隆五十七年改名继德堂,赐给其皇十五子琰、即后来的清仁宗居住。道光二十年(1840)后,将永佑寺所供清王朝历朝皇帝画像移此。绥成殿之北,有十五间照房,再北有门三间。

又北为乐寿堂七间,为皇太后寝宫,嘉庆十一年改名悦性居。乐寿堂北为畅远楼五间,上下两层,与正宫云山胜地楼相似。过楼便是垂花门,门北为万壑松风。

2、四知书屋

四知书屋,在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后。是一座5间大殿,康熙帝曾题名“依清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题“四知书屋”。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

3、万岁照房

位于四知书屋北面,面阔十九间,俗称“十九间房”。中部三间为佛堂,名为“宝伐喻”,两侧各一间通道。以万岁照房为界,前部各殿属前朝,后部为后寝,即帝后的寝宫。

4、东宫

在松鹤斋的东面,地势比正宫和松鹤斋低。东宫的前面宫墙上另辟大门,称德汇门,为重台城门,形制与丽正门相仿。

进入德汇门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有门殿七间、正殿十一间、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殿。

1945年,日军入侵承德,为庆祝胜利将东宫烧毁。现仅存基址。其中清音阁俗称大戏楼。与现存故宫畅音阁、颐和园中德和园大戏楼形式相近。阁高三层,外观雄伟。

5、烟波致爽殿

万岁照房北行过门殿,再北有殿七楹,进深两间,名烟波致爽,是正宫后寝部分的主殿,也是清帝在山庄的寝宫。并列为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之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乾七十二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承德避暑山庄

-下面是更多关于七十二景的问答

相关推荐

震翕名字含义:

震翕名字含义:

08-08 💫 7144
孤岛危机3:重制版

孤岛危机3:重制版

08-08 💫 6833
电喷系统5大品牌是什么?
2025短期借钱软件大全,盘点5个借钱app那个最快好通过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