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昕: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补充回答另外一个问题,我特别同意刚才白局长讲的,铁塔公司的出现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三大运营商发展到今天,为了业务发展竞相建铁塔,确实造成了很大浪费,已经逼着我们必须做这个思考。铁塔公司成立之前,中国移动已经建成80多万座铁塔,在全球数量最多,约占到铁塔公司设立时的50%以上。长期以来80万的铁塔是我们竞争的核心优势,铁塔公司成立之后这个优势没有。这么多的铁塔,使我们整体的运营能够得到保障,质量也很好,感情非常深。
主持人:越是付出过情感,越是克服过困难,建起这些塔,要真正拱手送给新公司,可能那种感情是很难舍的。在旁观者看来,移动是洒下不舍泪水的那一方,而另外我们的联通和电信是露出开心笑容的那一方。大家都觉得说这两家公司显然占便宜了,他们原来铁塔那么少,现在一重组、一合并,成立一家新公司,他们顺理成章可以拥有更多铁塔,今天二位可以说说心声,你觉得这些旁观者的观察和猜测到底对不对?
邵广禄:也对也不对。过去运营商把铁塔资源当作竞争的重要壁垒,资源优势的一方希望维持着这种优势,但走着走着会走向一个极端。拥有站址资源的社会一方会向运营方提出非常高的价格,比如校园、地铁、机场等最需要通信的场景,价格就特别高,不仅加重铁塔少的一方的建设成本,铁塔多的一方成本也非常高。由铁塔公司来经营的时候,实际上提高了通信运营商在寻址、选址方面的行业竞争力,行业议价能力提高了,在地铁、高铁等一些场景建设中已经得到验证。
柯瑞文:我非常理解董总的心情,这么多年就是这么改革过来的。对中国电信来说,我认为成立铁塔公司,是件资源整合的大好事。2014年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塔是25万座,发放4G牌照我们肯定要大规模建网,但时间不一定赶得上。铁塔公司成立之前,我们4G网络大概覆盖全国100个重点城市左右,预计到2016年底我们4G网络基本上可以做到全国覆盖,短短两年时间,能够实现这么大的进步,得益于铁塔公司对我们的支持。正是因为有铁塔公司强有力的支持,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把它们的存量资产尽早注入到了铁塔公司,才使我们有这么一个很好的铁塔建设条件。非常理解董总。打破资源壁垒,把资源拿出来,大家去拼服务,正是铁塔公司成立很重要的意义,我想这也是一种供给侧的改革。
铁塔公司帮运营商省钱了吗?
主持人:每个图标背后都代表着一种做法,一种思路。这样好了,从我们最感兴趣的钱袋子说起。刘总给大家解读,这代表铁塔在资金方面什么样的诉求?
刘爱力:依我看,这样一个符号代表了两个意思,一个是代表了运营商的期望,能够更大、更好地节省成本、省钱。另外一个方面也在提醒着我,现在我们有1500亿的带息负债,加上应付账款有1800亿的负债。
主持人:节约成本是三家运营商合作成立铁塔公司的初衷,我们现在不用再花时间、花精力、花人力、花成本去找地方,让铁塔进入某一个区域,现在铁塔公司帮着我们做了,是不是省了很多钱?
邵广禄:我在想明年、后年能够省多少钱。
主持人:是今年已经省得很开心了吗?
邵广禄:希望是这样。
主持人:话里有话,感觉没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至少从今年来讲,省得不够多,是这个意思吗?
刘爱力:至于多不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期望,我想在这儿给大家看看几笔数:第一笔数字是2015年我们接收了三家运营商58.4万个通信铁塔的需求,交付了48.5万个。通过共享少建铁塔26万座,相当于节约投资500亿左右。2016年三家运营商提交的新建需求是55.6万,我们交付了50万个。通过共建共享少减铁塔19万座,为整个行业节省资金大概306亿元左右。
主持人:所以现在对三家运营商来说,他们只需要交使用费就可以了,没有之前的那些建设费等等。
刘爱力:是的。
主持人:理论上应该是省了不少。
刘爱力:总体能够感知得到。铁塔公司成立以前,铁塔的共享率只有20%左右,铁塔公司成立两年以后,累计铁塔共享率达到40%,新建共享率达到70%。运营商新建共享率达到89%、91%,即便是中国移动,新建共享率也达到54%。共享率91%,意味着100座铁塔新建需求只需要新建9座铁塔,其他91座可以通过共享快速实现。
主持人:柯总,您给我们算算这笔账合算不合算?
柯瑞文:刚才刘总谈到省了几百亿,我理解很大一部分为中国电信做了贡献。同时这个问题我也觉得不要静态地来看,我完全同意爱力董事长刚才说的,时间是需要成本的。
主持人:您觉得在铁塔公司建设几年之后,当我们再做这样一场《对话》的时候,我还是问刚才这个问题,大家还是很兴奋,很愉快地举手,省了很多钱。
柯瑞文: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这个租金低一点。但是作为一个企业,企业的成本没有永远是最低的,只有合理最优的。铁塔公司作为一个新的公司,有很多事情需要不断探索。只要他朝着这个方向去走,只要他能够不断地提高共享率,这个兄弟愿意支持他。
主持人:我觉得你们真的是兄弟关系,你老是善解人意,如果是纯粹的客户关系,直接找上门,找刘总说,再给我便宜一点,不便宜我就走人了。
柯瑞文:刚才刘总开玩笑,兄弟的要求比较高。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有时候兄弟做不到的事情,兄弟之间容易理解。
主持人:闻司长,我想听听您在现场的感受。刚才我们想象当中,至少有人举手说,我们的确省了不少钱,他们很含蓄地表达,希望未来能够省更多钱,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闻库:三座塔总比一座塔要贵,这就是基本的一个道理。至于这三座塔怎么变成一座塔,这一座塔的钱怎么分,可能还得在运作过程当中四家达成一个协议才行。所以我们看,就是说三座塔变一座塔的成本来看,我们认为这个方向是不会错的。如果中间有磕磕碰碰,那么只是说在前进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按照这个方向走是能够解决的。
白英姿:刚才说他们有一笔账,联通和电信觉得没有省多少钱,如果按照过去的速度来建设,可能没省这么多。负债高,投资少些,建得慢些。所以刘总说,相当于节约了几百亿,可能没准这两位老总说,我没有节约那么多钱,我压根儿没有花这么多钱。因为有了铁塔公司,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网络覆盖能力迅速形成。如果他们自己重新建这么多站,测算下来一定是省这么多钱。
主持人:您这笔账一算完,我发现您是三家运营商的知心大姐。
刘爱力:闻司长讲了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三座铁塔变成了一座铁塔,这样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的,那为什么所有人都不满意?归根到底是共享利益如何再分配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是亏损的,但我本人坚信,随着我们共享率的提升,我们获得的改革红利会不断增大。我们也有信心在2017年争取实现上市,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我们企业的负债。我们还希望,未来铁塔设施不仅仅能够供三家共享,还能更多地进行社会共享。随着这种社会化共享的不断扩大,我坚信铁塔公司会实现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如果你是铁塔公司董事长2017年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主持人:其实我知道您的三位兄弟,他们的心中也知道您的难处,坦率地讲,您确实很难,因为坐在您对面的他们,一方面是您的股东,天然地要求你要给好的回报。另一方面他们的又是您的客户,天然地要求您再降点租费,节省一点成本。所以这种两难可能一直都在折磨着您,今天咱们折磨一下他们,我们来换位思考一下,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如果您是刘总,您坐在铁塔公司负责人的位置上,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30秒钟的时间给大家思考,换位开始。
柯瑞文:换位思考非常难。如果我坐到这个位置上,我面对又是股东又是客户的运营商,不知道怎么办。我相信刘总知道怎么办,要努力探索一条既能满足股东,又能满足客户的新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一条路。我对铁塔公司有信心,对2017年铁塔公司为我们提供的服务有信心。
董昕:我们期望铁塔公司快速成长,从公司的角度,我们希望爱力董事长和他最核心的团队来设计一个方案,尽可能地拿到三家通信运营商2017年或者以后年度的网络发展计划,以此布局铁塔建设,来更好地满足通信运营商的需要,我想这一点应该是他最希望要做的一件事情。
邵广禄:2015年、2016年,铁塔公司基本上是实现了我们多快好省的目的。受益是一个总的关键词,至于说省多少,在这里面占的比例并不高。换位思考很难,让我想一年可能也达不到铁塔公司2016年干的效果。
白英姿:刚刚看到钱袋子着急,负债这么高,欠债这么多,2017年是不是做个增资、做个上市,然后把负债降下来,我觉得他是不是要想做这个事了。
闻库:你今天这个节目让我思考了很多,感觉到我们国家的改革非常不容易。方向这么好,非常显而易见,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难题,铁塔公司的出现扭转了我们整个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铁塔公司的出现把我们中国的4G带上了世界的前列。我们国家有一半用户是4G,世界4G的一半用户在中国,这些都是源于铁塔公司的存在。当然了,三家运营企业也是做了很多的工作,刚才他们三位谈到的一点,其中很多时候你提到了“钱”,但实际上在钱后头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实际上这个字就是“快”。由于铁塔公司的存在,才取得了“快”这个成就。正是由于快才形成了三家在4G市场的竞争格局。正是这个竞争格局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非常便宜的资费。
刘爱力:刚才国资委的白局长讲到,明年上市可能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希望通过上市能够降低这种财务的负债,提升我们的运营能力,同时通过上市,让监管更加透明,内审更加严谨,我们也想通过上市引入新的治理机制,实际上在刚才您的询问中大家都感受到这样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希望新的董事会,新的治理架构下能够有一些新的解决方案。
铁塔公司会不会成为新的垄断?
主持人:改革是需要智慧的,以往在我们的通信领域当中的任何一次改革,都是为了更多地引入竞争,然后来进行分拆,但是这次跟以往不一样,是重新合在了一起。问一问闻司长您有没有听闻,有人说这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垄断?
闻库:首先我觉得这个公司有它的特殊性,它的出资人和它的客户是一家。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相信它必须提供很好的服务。从实践看,铁塔公司的确也很尽心尽力,因为它知道这个行业并不是只有它一家,如果它干得不好,一定还会生出来第二家。所以我们相信铁塔公司在现有的机制下面一定能够对三家运营商服务好。
刘爱力:很多人尤其是社会不了解铁塔公司的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从形式上看铁塔公司的确有一点像垄断的企业。我们讲一个企业是不是垄断,关键看这个企业的运作是不是符合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从市场规律来看无非就这么几个机制:价格机制、供需机制、决策机制、竞争机制。从价格机制来讲如果说铁塔公司垄断,那也就意味这三家公司跟铁塔公司之间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没有议价的能力。而恰恰相反铁塔公司的价格是由谁制定的?它的价格是由董事会来决定。
主持人:他们的议价能力依然存在。
刘爱力:而且非常强。从某种意义上讲,铁塔公司没有议价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铁塔公司不会是垄断的企业。从决策的方式上来看,您看到董事会正如白局长所讲,是三家派人组成,监事会也是三家派人组成,所以我们的建设成本、我们的决策过程,所有的事情都是全部透明,也就是说信息是充分对称的,是完全对称的,没有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的这种市场上讲的“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现在实际上是卖的人什么样的事情买方都知道,所以也不存在决策的不对称的问题。
铁塔模式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三桶油”会不会成立中国管道公司?
主持人:对铁塔公司来说,他们走过了这段创业之路,我们姑且这么说。那么,对于其他的一些公司、对于国企改革有什么样的意义?
白英姿:对其他企业的借鉴,我认为,国有企业都有大量的存量资产,不管企业自身资源的整合,还是打破边界与别的企业整合,空间非常大。
主持人: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未来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三桶油”也会组成类似的叫“中国管道”这样的公司?
白英姿:央企里经常有人问,我们是不是按照铁塔模式整合我们这个行业的资产呢?但推进企业难度是非常大的,不仅需要有好的模式,还需要特别有激情、有担当、有责任感、有智慧的人,才能做这些事做成。
主持人:这种模式在通信行业尝试成功,我想问问闻司长,这是因为通信行业有什么特殊性吗?能够比其他行业更早地实行这样的改革?
闻库:对于通信行业而言,铁塔这个模式推动起来,最主要一点是大家有共识。2G的时候,我们的频率还不需要这么多的站。到4G的时候需要这么多站,每次都是乘3倍这样去扩张建设,资源承受不了。另外,我们要尽快地形成生产能力,服务于老百姓,需要三家运营商的4G网络快速地建起来,覆盖好,怎么办?只有最大限度利用现有铁塔资源,这对于国家和老百姓都非常重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