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俄罗斯正在进行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
“乌拉”的欢呼声响彻莫斯科红场。
作为一名翻译,当遇到“乌拉”这个词时,我一般有三种处理方式:
一是,翻译成:万岁!
二是,翻译成:冲啊!
三是,干脆不翻译,直接音译成:乌拉!
那么,乌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来看看俄罗斯人是怎么说的。
对俄罗斯来说,“乌拉”不仅仅是一句呐喊,而是一个象征,陪伴着所有胜利和成就。
铿锵有力的一声“乌拉”,是战斗冲锋时的呐喊,鼓舞着士气。
这个词从何而来呢?
实际上,这个词没有确定的来源,俄语中这样的词并不少。
俄罗斯人列出来几种说法,我省略掉了学者们的考据,不然的话,看得感觉很头大。
俄罗斯的许多邻居也喊战斗口号,或者其他语言中也有这个发音,很难说是谁偷了谁的。
第一个版本是德语新高地德语,也就是中世纪日耳曼方言之一,乌拉的意思是“快速移动”。
当然,这句战斗时的吼叫也有可能是德国人从俄罗斯人那里借来的,因为几个世纪以来,这两个民族打了无数场仗。
古罗马历史学家也在著作中指出,日耳曼部落高喊着战斗的口号,也就是乌拉,发动了进攻!而且,这响亮的呼喊声,让敌人感到恐惧。
第二个版本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西斯拉夫人的呐喊据说,古代西斯拉夫人也喊乌拉,发音有点像,意思大概是我们赢了,占上风了。
这种说法认为,俄罗斯的战斗口号不是从其他民族借的,而是祖上就这么说。
乌拉的意思是,宣称自己胜利了,这么喊不仅为了吓唬敌人,也能增强进攻战士的信心。
第三个追溯到鞑靼人鞑靼人开始攻击,大喊乌拉,意思是打击。
蒙古语中也有这个叫声,发音不一样,只是呐喊中的嘶嘶声被吞下,只剩下这个词最响亮的部分,也就是乌拉。
13-14 世纪,蒙古人在以雷鸣般的吼叫中,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卡尔梅克语和布里亚特语与蒙古语有关。
卡尔梅克史诗中,有战斗的描述,就有这个词。
布里亚特人在联合狩猎中,也用这种战斗口号来表示问候和喜悦。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版本,比如来自英语,保加利亚语等等说法,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我就不展开说了。
战士们冲锋时,都需要吼叫,一个是壮胆,同时也是为了威慑敌人。
罗马人攻击时,高喊着:死亡万岁!
中世纪的欧洲人喊着:为了上帝和我的权利!
德国人高喊着“前进”,拿破仑军队的士兵高喊着,为了皇帝!
土耳其人也喊,应该是“阿拉”,或者安拉保佑。
日本人还喊,天皇万岁,因为太长了,只能板材板材的喊。
以色列人高喊:黑达!